信息动态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广州高新区、惠州仲恺高新区、佛山高新区

  • 来源:日期:2023-10-31 17:06:18浏览:822

  •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企业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中小企业中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如何解决企业不会融、不敢融而金融机构不敢投、不愿投的问题?自2020年起,科技部火炬中心先后在133家国家高新区探索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旨在撬动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本精准支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


    广州高新区:以创新能力打分放“金融活水”


    近日,广州高新区晒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广州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高新区,已连续两年对区内超6000家企业开展评价工作,累计为积分评价企业提供超1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撬动社会资本超455亿元。


    2022年,146家广州高新区科技企业进入科技部火炬中心“创新积分500企业”榜单,总量位列全国第三。2023年4月,广州高新区入选评科技部火炬中心“企业创新积分制优秀工作单位”。


    图片


    优秀生广州高新区,真抓实干了哪些事?


    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广州市唯一一家具备光芯片与模组研发及量产能力的高科技公司。创立5年多以来,光为科技成功研发和量产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高速光芯片、3D感知光芯片、以及超低能耗光模块等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2021年12月,光为科技荣获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成长组全国总排名第七的出色成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成长组企业中位居第一。


    据了解,光为科技虽然核心技术处于全球最好水平,但是由于成立年限短、规模较小,申请贷款时很难获批、授信额度也比较少。2022年,光为科技相关负责人在广州高新区举办的企业创新积分制交流活动上了解到“企业创新积分制”这一新型政策工具,并提出相关申请。随后,根据光为科技企业创新积分评价结果,中信银行在短短一周内,为其批复了500万元信用资金支持,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高科技、高成长、轻资产,但研发投入大、短期财务指标不优等导致的融资难,是不少科技型企业普遍遇到的难题。企业创新积分制作为一种“基于企业创新能力量化评价、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政策工具,有效帮助金融机构了解科技企业、读懂科技企业,助力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南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人体微生态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的生物制造企业,通过“企业创新积分”也成功迎来“金融活水”。基于南芯医疗在广州高新区2022年度企业创新积分评价得分和排名,中信银行为南芯医疗批复了1000万元授信额度,解决了南芯医疗的短期资金短缺问题。


    据广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高新区,率先作为,已构建形成了“建指标、搭平台、拓场景、做对接、塑品牌”全环节、全链条的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其中,一大亮点是建指标,分阶段开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广州高新区以科技部火炬中心核心指标为基础,结合区域发展实际,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扩展期、成熟期不同阶段企业发展水平、发展特质等构建了四阶段企业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赋分规则。其中,广州高新区率先采用的“企业获得风险投资额”二级指标已被纳入火炬中心最新版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全国推广。


    另外,搭平台,数据驱动为企业绘制创新“精准画像”。广州高新区搭建了涵盖数据采集、数据计算、企业积分查询、积分分析、科技企业培育库、金融超市、政策库等功能模块的创新积分信息平台,支持查询6000余家参评企业创新积分,绘制参评企业创新“精准画像”,为精准服务和培育提供基础支撑。


    并且,拓场景,落地近10款金融信贷服务产品。广州高新区持续与工行、中行、中信、广发、兴业等银行合作,设计多款首创型金融产品并逐步推广。其中,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推出面向高积分企业的“瞪羚贷”专属金融服务产品,引入打分卡、个性化审查审批等创新模式,产品上线不足2月,已为广州高新区13企业批复授信额度合计8100万元,贷款年利率低至3.85%;兴业、广发两家银行均从总行层面着手开展“积分贷”类金融服务产品设计,并计划以广州高新区为试点区域,进而推广至全国高新区。


    与此同时,做对接,开展银企常态化对接,线上线下融合互促。广州高新区持续举办企业创新积分制宣讲会、专题交流会、银企对接会等,通过线下活动推广、宣传创新积分工作,吸引更多企业、金融机构参与,为线上服务导流。2022年,累计开展10场对接会、专题交流会,帮助企业链接优质金融资源,切实解决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


    最后,塑品牌,通过常态化宣传扩大积分制工作影响力。广州高新区联合中新网、南方+、广东科技报、湾区时报等媒体定期发布广州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进展与成效、积分应用场景拓展等,向社会各界及时、全面宣传广州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成效和亮点。同时,设置“广州高新区高积分企业推介”专栏,选取进入国家“创新积分500”企业、初创型高积分企业等进行报道、推介,吸引社会各界关注。


    据悉,下一步,广州高新区将持续以“企业创新积分制”这一政策工具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动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高效联动,持续引入“金融活水”,赋能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惠州仲恺高新区:“数据”代替“担保”活力起


    “我们主要开展绿色环保石墨烯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公司依托新能源行业发展业务不断扩大,急需增资扩产,借助仲恺高新区创新积分平台,我们成功获得银行授信1000万元!”日前,一纳科技总经理王建兴激动地向记者表示,“我们2022年产值达2500万元,在‘创新积分制’的加持下,今年产值有望翻番!”


    图片


    广东一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通过政府科技招商引进,掌握多项石墨烯生产和应用的核心技术。


    “以传统担保方式,该企业很难获得这笔融资。恰逢我们推出无抵押、低利率的‘科技积分贷’产品,该企业创新能力各项核心积分指标名列前茅,赢得了各类资金支持。”中国银行惠州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科技积分贷”是中国银行惠州分行依托仲恺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投资促进局对科技型企业的“科技积分”数据集成,以“数据”代替“担保”,按照积分分值定量核定企业信用授信额度的一项普惠场景服务方案,贷款全部用于支持拥有一定科技人员、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科技企业普遍具有高成长、高风险、轻资产特点,因缺乏质押标的,金融资本往往不愿介入。企业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应用,再到市场开拓、产生效益和投资回报,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我们力推企业创新积分的应用旨在解决企业融不到资、融不够资的难题,以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方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惠州仲恺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惠州仲恺高新区入选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成为广东省3家试点高新区之一。据介绍,为科技型企业做好精准扶持的“新钥匙”,惠州仲恺高新区积极整合科技创新各类要素资源,建立了企业创新积分制信息平台,“企业创新积分”成为金融机构评估科创企业增信授信的重要指标,科技型企业实现以“数据”代替“担保”,把企业的创新能力转换成银行贷款额度,探索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的有效途径,撬动科技金融精准扶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在金融加持,解企业燃眉之急上,惠州仲恺高新区深化科技金融合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创新积分解决方案。惠州仲恺高新区加大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投入力度,与合作金融机构研究推出“企业创新积分贷”专项产品,与惠州市邮政储蓄银行合作出台“科技信用贷”金融产品,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积极推进东莞银行创新开拓企业创新积分贷金融产品;引导惠州农商银行出台《惠州农商银行企业创新积分贷款实施细则》,为下一步出台配套产品提供可行方案。截至目前,累计为积分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或授信162.43亿元。


    一张企业“画像”精准培育高企。企业创新积分赋能推动高“含科量”创新主体培育。惠州仲恺高新区正加快“科小-高企-科技领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基于科小、高企入库、高企、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要求,为高企创新能力画像,精准识别、有效发现、大力支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企。目前已吸引仲恺高新区10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参与创新积分评价,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份“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企业创新积分推动政府精准施策。惠州仲恺高新区将创新积分值与政策奖励挂钩,通过创新积分制平台大数据比对,精准筛选出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个人,企业轻松实现优惠政策“免申即享”,最大限度精简办事流程、减免办事材料,推动政府部门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同时减轻企业申报负担,全年累计通过企业创新积分制平台下达各类政府资金3200余万元,服务企业600余家。今年6月,惠州仲恺高新区最新修订发布了《仲恺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创新积分制的实施将助力政府更加精准施策。


    据悉,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创新积分赋能精准施策作用逐步显现,对仲恺高新区各项科技指标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2022年,4家企业获批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市占比70%。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量同比增长80%;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量同比增长35%;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7.73%,同比增长18%;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6%。


    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加大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投入力度,通过创新积分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企业培育招法更加丰富,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接下来,仲恺高新区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积分平台的综合政策工具作用,不断扩大创新积分的应用场景,精准支持企业创新,不断优化“企业创新积分贷”产品模式,持续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企业创新积分制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佛山高新区:金融活水加速流入创新“高地”


    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车间,鲜少有工人的身影,数台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配合默契,“抓”起一个个电路板,完成系列测试,再“抓”放到流水线上等待下一个流程。


    图片


    这款机器人由美的洗涤电器自主研发,为行业首创。该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引领行业数智化转型进程。


    近日,佛山高新区2022年度创新积分企业榜单出炉,100家科创企业上榜,美的洗涤电器就是其中之一。


    这份百强榜单包括大、中、小型企业各前30强以及微型企业前10强。


    这些上榜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智能化上大胆投入,积极转型,并走在行业前列。


    例如,伊之密精密机械已形成了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闭环,还通过Yi+智造平台输出解决方案,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护航;兴发铝业持续推进运营数字化和工厂智能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我们公司的研发投入较多,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长期维持在3%-4%。”作为上榜企业,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战略投资总监韦朝松介绍说,自2015年启动数字化转型之后,该企业产销规模实现了翻倍,营业收入、利润也分别实现了40%和20%以上的增长。


    “企业能上榜,让我们有满满的成就感、荣誉感,还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在完善之后迈上新台阶。”韦朝松表示,此前按照榜单评选标准,发现企业自身存在高层次人才占比较低、职业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等问题,于是通过多种方式改进不足,使企业有了质的提升。


    在这背后,是佛山高新区创新打造的一套特色评价体系在发挥作用。2021年1月,佛山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之一。佛山高新区的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体系,既包括科技部火炬中心统一制定的核心指标,也有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的特色指标,凸显制造业特色。


    在创新积分计算方面,该评价体系还以企业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规模为标准,面向不同规模企业采取不同计分标准,进行同级比较、差异计算,对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全面量化。同时,对事关企业核心创新能力体现以及经营底线的指标,如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企业征信、企业环境信用等级等情况,坚定地实施核心指标一票否决制。


    如今,这套评价体系持续推动新增佛山高新区企业纳入火炬统计企业。目前,佛山高新区火炬统计企业达2380家,并为4746家企业实现精准画像,有效扩大了优质企业覆盖面。


    发现“好苗子”企业之后,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是关键。


    “我们这几年主要在政策和金融两大领域,为上榜企业纾困解难,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佛山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创新局局长曹敏慧说。


    据介绍,在政策方面,两年来佛山高新区有效集成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政策、创新政策、人才政策、住房政策等17件主导政策,重点关联瞪羚企业、单打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企业研究院、智能工厂等重点政策,为榜单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和“全生命周期”精准扶持。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22年上榜企业创新积分榜单以来,佛山高新区不仅推动其成为园区种子独角兽企业及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还帮助其上市,并协调扩大生产基地的建设。


    据悉,该生产基地已于2022年年初投入使用,发动机和电堆设计产能达5000套和2000套,较原生产产能提升近200%。


    清极能源只是佛山高新区推动政策倾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缩影。曹敏慧说,“两年来,我们为275家积分百强榜单企业发放了超过1.2亿元的财政扶持资金。”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融资难一直是科技型企业的一大难题。作为科技金融新型政策工具,企业创新积分制的一个使命就是搭建起科技和金融融通互信的桥梁,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为此,佛山高新区引入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资本市场等社会机构参与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比如,联合工商银行佛山分行开展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配置专属300亿元信贷资金规模,佛山市级自行审批最高8000万元额度贷款业务,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佛山分行“高新区积分贷”审批通过近20次,审批金额近8亿元;与五园共同设立佛山高鑫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2亿元;开展创新积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促成融资金额超7.6亿元等,助力创新积分企业往高精尖走,往高附加值走。


    “小积分”带来“大能量”。在佛山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加快了万亿元规模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创新高地。

    图片

    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锐科技